上海1元借阅 地铁飘起书香
上海地铁站内的爱知书店 CFP
只需支付1元钱,就可在地铁站内借走自己“心仪”的书,在乘地铁时阅读,下车时可在其他车站归还。8月18日开始,“1元借阅”在上海地铁2号线全面铺开。
“1元借阅”由爱知书店推出。主办者希望借此提升地铁的全民阅读氛围,加强地铁微文明建设。
手续简便,希望更多乘客驻足
在上海地铁静安寺站,新启用的自助借阅专柜吸引了过往乘客的目光,不少人停下脚步翻阅起了书架上的图书。乘客张小姐表示,这样的公益活动非常有意义。但她又说,今天是周日,我有时间驻足,如果是平日赶着上下班,虽然路过,但也只好错过了。
其实,“1元借阅”需要的时间只是短短一两分钟。打开手机微信,扫一下店方提供的二维码,即出现了爱知书店的公众账号,加关注后输入站点名称就能进行“1元借阅”了,不需要任何押金和身份证登记,一分钟搞定,十分方便。
大多数乘客行色匆匆,没有想到停下脚步去选书,与其说是缺少几分钟时间,倒不如说是缺少了一份阅读的心绪和兴致。
不过,记者实地采访中也发现,知晓率低、书店标志不醒目等,客观上消减了“1元借阅”的吸引力。前期进行的“1元借阅”的站点,有些一天的借阅量只有3~4本。看来,要留住乘客来去匆匆的脚步,“1元借阅”还需要在运营实践中不断完善。
主办方不怕丢书,就怕没人借
爱知书店目前已在全上海开出了60家“1元借阅”点,其中30家是地铁门店,另外30家则属于无人值守的楼宇门店。上架的书籍中,有三分之二是当季的期刊,还有三分之一则是时下通勤一族们比较喜欢的热门小说。
据了解,在2号线率先开出的16个借阅点中,有12个是爱知书店的门店连锁店,有人值守。另外4个点则是移动的开放式借阅柜,属于无人值守型,投币、借阅、归还等全靠乘客的自觉行动。
从统计结果看,无人值守的楼宇图书流失率普遍较低。不少白领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下班离开楼宇时借,上班时还,个别楼宇归还率甚至能达到100%。无人值守的地铁车站情况各不相同,其中浦东机场站的流失率最高。
事实上,这种地铁里的阅读形式并非首次出现。5年前,上海地铁9号线在全国率先推出自助式流动图书馆,先后投入6万册书籍,不需登记,自由取阅,只要求乘客在出站时归还。然而,首个地铁图书馆推出后,一直面临图书流失的困扰,最终只能关门收场。
那么,“1元借阅”会不会面对同样的窘境呢?爱知书店坦言,在活动举办前,经过前期的一些调研,最终选择相信乘客。
另外,设置“1元钱”的门槛也包含着一份苦心:真正想阅读的人不会在乎1元钱,而想拿去当废品的人则不愿意出这1元钱。“1元借阅”就是要将爱书的人请进来,将不爱书的人挡在外面,阅读本身就是提升公民文明素质的最佳途径,我们愿意通过这次活动的引导作用,使更多的乘客加入到绿色阅读中来,以提高整个城市的文明程度。
倡导阅读,“1元钱”价值连城
地铁上的“碎片时间”,你在做什么?一份调查显示,有47%的人玩手机、掌上游戏机等电子产品,拿着一本书阅读的人少之又少。有人曾经发出这样的警告:伴随新媒体而生的“浅阅读化”倾向不容忽视。
在一些发达国家,地铁中的阅读现象蔚然成风。比如,莫斯科地铁乘客会埋头阅读大部头的文学作品,甚至不会去读小书小报。至于伦敦就更特别,当地人为了保持阅读的好习惯和好环境,公众投票否决在地铁里开通手机信号,让读书的传统可以维持下去,让地铁成为读书的净土。
在国内,很多人忧心忡忡,认为坚持阅读纸质书籍的人和时间越来越少,长此以往,将拉低现代人的思维和文化水准,也将拉低现代社会思想文化的创造力。
我们其实不必太悲观。有调查表明,纸质阅读仍然大有市场:人们需要精读或者深度阅读时会偏向于选择纸质阅读;为了获得专业知识和开阔眼界、了解与工作学习有关的信息时,还是倾向于纸质阅读。此外,上网不方便、以收藏和保存为目的、拥有充足的时间和兴趣以及需要记录或做读书笔记等多种情况下,纸质阅读也有优势。
“1元借阅”,能让多少人从屏幕回到书页?目前尚未可知。可以认定的是,这样的探索和努力值得喝彩。
(编辑:苏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