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产学共振
山东某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应届毕业生小魏已经面试了3份工作,却都未能成功就业,“工作不好找!”。当前,在“最难大学生就业季”的背景下,文化产业“学”“业”间的“错位”凸显——
一方面,文化产业发展前景向好,人才缺口巨大;另一方面,许多文化产业毕业生遭遇就业难,即便已经就业的部分学生工资水平也较低,有的不足千元。
一方面,文化企业对复合型人才的呼求日益强烈,既懂文化又懂市场的专业人才“凤毛麟角”;另一方面,有些高校盲目跟风,教学与现实脱节,毕业生遭遇学无所用。
文化产业被誉为吸纳就业者的“蓄水池”。在发达国家的大城市,文化产业尤其是文化创意产业所吸纳的就业人数所占比例很高,如纽约为12%,伦敦为14%,东京为15%,而我国北京、上海等地的创意产业从业人员比例不足1‰。这类人才,既懂文化又懂市场,知道如何将技术和文化结合变成有价值的商品。而正是由于这类复合型人才的缺失,许多具有相当艺术水准的作品都没有最大发挥其市场价值。
“文化产业强调要培养具备全面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但这个概念往往被曲解。”一位专家如是说。复合型人才的要求绝不是低水平、平庸的复合,而应该是具有精专技术基础的全面高层次复合。
目前,从各高校的教学实践来看,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既宽且专”的定位已经广受诟病。一位财经大学的文化产业系主任直陈:这个专业必须找准定位,仅就名字而言太宽泛了,没有针对性。很显然,专业体系制定的发育和建设,必须建立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现实及未来需求的基础上。
北京某演艺经纪公司的一位人力资源人士指出,企业找人考虑最多的其实就是两个字:实用。另一家传媒公司的人力资源总监直言:这个行业留给新人学习实践的机会和时间并不多。因此,是否有从业经验,成了横亘在学生和工作之间的一座大山。
2010年,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招收了首批实践型专业硕士,此举成为文化产业专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探索性试点。对此,有专家表示,只有理论与实践并重,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文化产业是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学科,传统的教育模式并不适用。高校应该出台相应措施来强化学生的实践观念,还应主动积极地为学生搭建前沿性、市场化的学术实践平台。
此外,由于文化产业属新兴产业,我国目前尚未形成一支相对专业并拥有系统知识结构的师资队伍,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并非科班出身。师资力量和专业性质之间的矛盾,导致了文化产业及其相关专业的教学一度出现了老师不能深教、学生只能略懂的局面,所产生的结果就是学生既没有学到精专的技术,也不具备宏观的创新性思维。针对这一问题,有专家提出了“二元并重,交叉培养”的思路,即一方面大力引进具有海外经验的教学科研人才,另一方面侧重引导政界、业界的社会人才来进行教学工作。这种方式在文化产业人才教育的磨合过渡期可以有效缓解师资力量积弱的压力。
当前,在我国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的过程中,文化产业已经从边缘走向核心。统计表明,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可以多提供453.3万人就业。文化部预测,到2015年,我国特色文化产业产值将达1万5千亿元左右,吸纳约4千万人就业、创业。同时,文化创意产业门槛相对较低,收益较高,适宜大学生和创意人群创业和就业,能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难。
文化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巨大的就业空间呼唤尽快弥补“学”“业”间的断层,实现产学共振,构建良好的用人体制和机制,就尤显重要。文化产业信奉“内容为王”,而内容又依赖于“人”,依赖于创意、才干、智力。只有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从政策、环境等方面提供支持,推进用人、分配制度改革,才能营造出人才辈出的环境,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真正实现以人才推动产业的发展。
(编辑: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