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新市镇:一场古镇的救护战

时间:2013年06月20日来源:《光明日报》作者:通讯员 朱海洋 范烨前 记者 严红枫

题图:新市古镇陈家潭全景。

韦秀程发现的部分石碑。  范烨前摄

  走进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新市镇,一股古镇灵气扑面而来。白墙黛瓦,水路通达。已是傍晚时分,廊边挂着的红灯笼亮了起来,倾泻而下的红光在水面上翩翩起舞,好一幅醉人的水乡晚景图。

  新市别称仙潭,集镇形成于西晋永嘉二年,迄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曾几何时,这座千年小镇也曾面临湮灭之危,随即一场小镇“救护战”打响,各级政府每年都投入人力物力用于保护修复,更有一大批古镇保护志愿者的身影穿梭其间。

  几年后的今天,古镇终于焕发出新的生机。

  挖掘机铁齿下抢出古石条

  57岁的韦秀程是新市镇上出了名的“古镇通”,他于2001年进入新市镇文化中心专门从事古镇历史文化资料收集工作,顺着韦秀程的记忆,时光穿回到27年前……

  1986年,30岁的韦秀程在当地玻璃厂工作,一天镇领导找到他,问他想不想来编镇志。从小就对当地文化有着浓厚兴趣的韦秀程立刻应允,很快他就在新市仙潭书院旧址的泥土中发现了一块大理石,上面刻有晚清著名书法家俞樾撰写的《仙潭书院碑记》。看着石碑,韦秀程几乎要激动地跳起来,这下他更痴迷于寻觅古迹,甚至每次遇到块石头,都要拿来看看。

  上世纪90年代初期,韦秀程听说新市镇房管所仓库发现了块石碑,他立即跑去查看,“那是一块清道光十七年孟春立的双面诗碑,青紫色的花纹很细密,碑体书法极好,秀逸多姿纯熟流畅,跌宕飘逸圆润清湛”。查看过这块一百多斤重的石碑,韦秀程回到家马上查阅各种文献资料,他回忆说:“当时我认为,这是德清县的第一块双面诗碑,有一定的价值。”韦秀程说,当时他就想把之前15年中陆陆续续发现的石碑给找回来,这其中包括远在桐乡的6道圣旨碑。

  在之后的古镇拆迁中,老韦还玩起了与挖掘机的赛跑。在“铁齿”下抢出了一堆堆古石条。等到拆迁结束时,新市镇专门用于存放古建筑的大仓库堆满了精华:雕花牛腿、雕花梁柱、花窗、石墩、石条……光是旧的瓦片就有50多万张。事实上,这些东西在之后的古镇修复时,派上了大用场。

  用照片复原六十年前古镇风貌

  走进古镇的陈家潭,一家关于古镇的摄影展馆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堂中悬挂着一匾“追湮堂”,底下是几乎占据整面墙的《古镇新市追湮图》,上面标注着古镇的各个景点和历史遗迹。

  展馆的主人告诉记者,他出生在新市镇东关,清风桥西阮家道地28号石库墙门,“儿时的童趣就是赤脚罾鱼挽袖抓虾,喝的是清风桥畔的水,吃的是明月桥下的鱼”。家乡的水,家乡的路,家乡的桥,家乡的屋……讲到动情处,已古稀之年的徐传忠双眼开始泛起泪光。

  回忆儿时,再看看当下,“物是人非”让老人常泛起浓浓哀愁:许多遗迹都在逐渐远去,自己能做点什么?2008年,65岁的徐传忠借了儿子厂里拍工艺的照相机,开始他的第一次摄影。那一年,新市下了十多年来最大的一场雪,雪积了20厘米。“雪中的古镇特别美,我要用相机记录下这一切。”

  就这样,拍完冬天拍春天,拍完夏天拍秋天。“几组照片打印出来,我觉得太单调,就想配以文字。”徐传忠拿起了笔,搞起文学创作,半年内创作了88组诗作。徐传忠又自掏腰包办起摄影展,在当地引起不小反响,大家惊叹于身边的小镇竟有此番美景。“几幅照片只能反映此时的小镇风情,我想把小时候的古镇还原出来。”说干就干,2012年下半年,对电脑毫无知识的徐传忠,学起了图片设计,他想用图片还原小镇。

  半年内,徐传忠几乎泡在一堆文献和地方志中,夜以继日地翻书、拼图,因为技术不精,好几次电脑瘫痪,只得从头再来。一个月后,一幅图制作出来挂在了匾下。六十多岁的居民俞士兴一看便惊呼就是儿时的小镇,此后但凡有人浏览完展馆,都竖起大拇指。

  2009年3月摄影馆开馆至今,一年中只有除夕闭馆,每天早上7点半准时开门,无论刮风下雨都开。

  不仅要保护小镇,更要挖掘人文内涵

  走在新市古镇,明、清、民国古建筑保存良好,古河道依然畅流,古石桥保持着原貌,一幅十分完整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格局。当地百姓告诉记者,当年几次拆迁后,就剩下了这片古镇。而2005年时,河道里填满垃圾,臭气熏天,河边两廊破旧不堪。

  虽然在此之前就有人提出要保护古镇,但没有具体的措施,做好的规划又实施不了,古镇保护一直处在停滞状态。2005年,时任新市镇党委副书记姚永奎接任古镇保护办公室主任,正式全面启动对古镇的保护。

  “我们先后参观学习了乌镇、周庄等地的古镇保护模式,还聘请省里专家来调研。其实古镇保护并不难,关键是有没有真正去做。”姚永奎告诉记者,如今新市镇每年都会接到来自各级政府的拨款,用于古镇保护。

  随着记者的深入采访,发现目前当地还有一群保护者正从挖掘人文内涵入手,使古镇保护更加立体和全面,今年88岁的施剑青就是其中之一。“这幅字和碑记,还有进士坊的对联,都是我写的。”施剑青指着墙上的字说。他非常乐意为古镇保护出力,“现在镇里还会经常叫我过去考察古迹,只要还有一点力气,我都会参加”。在新市,像施剑青一样热衷于古镇保护的人越来越多。刘王庙的修缮是老百姓自发集资的,六块圣旨碑的引进是当地企业出的钱……古镇的背后,是一群人的呵护与守望。“不仅如此,每年省文物局、建设厅、文化厅里很多专家学者也经常过来指导,给了我们很多具体的意见,没有他们,古镇的建设不会这么快速。”姚永奎说。

  2001年新市镇只有1家县级文保单位,如今在这座小镇里已有了四十多家文保单位。古镇保护正不断获得认可,先后被命名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编辑:孙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