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真的不敌郭敬明?
中国社科院近日发布了被称为“文学蓝皮书”的《中国文情报告(2012—2013)》。该报告指出:去年莫言获“诺奖”并没有改变文学作品销售的格局,莫言的小说销量仍然不敌郭敬明。《报告》主编白烨称,不仅图书,中国现在所有传统文学类刊物发行量加一起,才仅仅抵上郭敬明旗下5本杂志的发行量。
莫言获得了201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可莫言小说的销量还是没进入文学作品销售排行榜的前十,这似乎有点遗憾。但细想一下,倒也不足为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只是满足了国人的一种莫名心理而已。我们所期待的诺贝尔文学奖更多的是一种心理意义上的,而非文学意义上的。也正因如此,我们所关心的只是诺贝尔文学奖这个名分,而不是莫言和莫言的作品。换言之,我们买莫言的作品并不是真正想去研究莫言,而只是为了一种纪念。这其实有点像商场里的商品促销,大家都说什么东西好的时候,你往往也会跟风去买上一件,至于用处,那也许要等买来之后才去思考。
莫言的小说,郭敬明的青春文学,他们的作品究竟孰好孰坏?这个毋须多言。但如果硬要单纯以销量来论英雄则就肯定有失严谨。因为文学作品的销量,所反映的只是一个作家及其作品在当时受欢迎的程度,而非其作品的价值。现在一个比较尴尬的现象是,年轻作家要比老作家受欢迎,网络作家要比传统作家读者多。这种现象的出现,一方面是因为自媒体时代的来临使得传统文学的阵地受到冲击,地盘越来越小,读者越来越少。另一方面是年轻作家迅速捕捉到了读者的阅读需求和欣赏口味,所以青春文学、玄幻文学、盗墓文学、官场文学等新的文学形式不断出现。我们常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让老中青三代作家同台打擂,然后分出一个三六九等,这显然是不科学的。
有人喜欢莫言,也有人不喜欢莫言;有人喜欢郭敬明,也有人不喜欢郭敬明。莫言的作品也好,郭敬明的文字也罢,到最后都需要后人去评说。以作品销量论英雄,郭敬明占得先机;可是以作品质量和影响来论呢?这个还真不好说,或者不用多说。
(编辑: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