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精神不倒 梦想永存——从五年历程看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

时间:2013年05月12日来源:《光明日报》作者:王斯敏 王国平 张玉玲 李晓东

  5月12日,一个令中国疼痛刻骨的日子。虽然,那大地撕裂、家园破碎的黑色时刻,已过去五年。

  五年间,我们感受的不只哀伤,更有坚强。一双双曾在废墟上颤抖的手擦干泪水,重建家园;一股股爱的潮水从四方奔涌而来,汇流成海。

  重压催生精神,苦难锤炼品格。正是在突如其来的无情击打下,民族精神的燧石迸出火光,凝结成勇对一切挑战的强大力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难、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

  这是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也是我们追寻梦想、直面挫折的内在支撑。

  于是,2010年玉树地震,我们在相互扶助中坚强走过;正在经历的芦山之痛,我们奏响大爱无疆的恢弘交响。而未来,当如一位诗人所祈望的那样——一个被泪水浸泡过的中国,犹如被海浪浸渍过的峭壁坚崖;一个在灾难中凝聚力量的中国,将更加顽强地迈向世界舞台。

  (一)抗击灾难,凝铸伟大精神

  芦山县太平镇上空。几架直升机在S形峡谷中低空穿行,轰鸣声碰到峭壁反射回来,搅动了四周的浓雾、朔风。

  航拍震区受灾情况、运送伤员和受困群众、空投救援物资……在能见度极低、气流紊乱、飞行空间狭窄的不利条件下,成空航空兵某团直升机大队第一时间赶赴芦山,冒着生命危险打开空中通道,实施救援。

  “灾情就是命令。我们飞一次,老百姓生存的希望就大一分,再危险也要上!”大队长刘兵说,毫无畏惧。

  这是多么熟悉的一幕——五年前,这支英勇的“空中之鹰”便奋战在汶川特大地震救援第一线,并获得了“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荣誉称号。

  从汶川,到玉树,再到芦山,许多相似的场景一再上演,昭示着一种精神从迸发到高涨的接力——

  五年前,来自全国各地的民间救援队伍心系汶川、千里驰援。“唐山十三义士”“农民救援队”“父子救援组”……一个个身影出现在废墟周围,奋力施救、连续作战,“我们都是汶川人”的口号叫响全国;

  今天,200多名民兵、志愿者在汶川集结,带上满满的救援物品,火速挺进芦山。道路长时间拥堵,他们便肩挑手提,徒步120多公里送入震中。“要对得起别人对我们的帮助,把爱传下去。”

  五年前,160名救援战士含泪唱起“生日快乐”歌,埋在废墟中56个小时后获救的女孩贾正娇缓缓睁开了眼睛。这是她最难忘的20岁生日。歌声中,饱含着真善美的动人情怀;

  今天,一个女婴在援助芦山的野战手术车中呱呱落地,为避免她受凉生病,几位军医护士裹着大衣抱她入怀,用自己的体温整夜温暖着小生命。这样的“体温接力”,传递出爱和人性的光辉。

  五年前,张米亚等“大义教师”张开双臂护住学生,在灾难降临的那一刻,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孩子;

  今天,高玉华等“最美教师”镇定而迅速地疏散学生,直到所有孩子平安撤离,才离开教室,成了孩子眼中真正的“守护神”。

  五年前,“敬礼男孩”在担架上举起手臂,也举起了共和国少年的坚强与感恩,“可乐男孩”忍住伤痛提出要求,也发出了生命力的强韧呼唤;

  今天,头缠绷带的小女孩绽放纯真笑容,不哭不闹,还劝慰别人:“我不哭,我很坚强”,芦山路边的孩童们高举纸板,“感谢亲人”的字迹温暖了一颗颗沉重的心……

  苦难一次次袭向同胞,令每个中国人感同身受。在巨大变故面前,我们重温了对生命的尊重、对仁爱的理解,加深了对坚强的认同、对团结的渴望,并凝练成了植根传统、响应时代的伟大精神。

  而令所有百姓动容的,是一个国家对人民的深爱与敬重——它写在汶川地震后举国降半旗志哀的记忆里,写在芦山地震后“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的殷殷嘱托中,写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的领导人背影上。

  历史在演进,精神在传承。有了这样的精神,中华民族百炼成钢,纵使灾难频仍,也无惧一切艰辛,敢于迎击一切挑战。


(编辑:单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