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梁换柱采购 差错率奇高的字典为那般?
4月29日,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已两月有余。武汉市江夏区郑店中心小学一年级二班的一名小朋友,语文课上拿的是舅舅上学时使用的一本1992年版《新华字典》。虽然版本已很陈旧,但他还算幸运。因为此时,湖北其他320万农村中小学生免费收到的字典,错误从第1页开始就一发不可收拾,差错率高达万分之二十。
差错百出误学子
今年3月春季开学没多久,湖北省恩施州宣恩全县中小学生人手一册领到了免费的《学生新华字典》。对于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来说,字典虽小,却意义非凡,字典将伴随他们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甚至终生。
然而使用两个月中,不断有学生和家长对这顿“免费的午餐”产生了质疑:为啥从第1页开始就有差错,甚至其中一页差错竟高达3处。
记者打开这本由崇文书局2013年1月出版的《学生新华字典》发现,第1页“啊”字词条中注明“叹词,表示追问或反问【uhat】”。而正确的注释仅表示追问没有反问意,英语单词的“what”也写错成【uhat】。第2页第2个词条“埃”的注释中,早已被“亿”取代的数量单位“万万”略显扎眼。同页“挨”字词条中本该放在第二个义项的例句被误放在第一个义项下。
对开的第10页、11页中,滑稽般地出现了三种不同类型的错误:“把”字词条中明明应是“话把儿”,被错成了“活把儿”。一字之差,谬之千里。“掰”字词条义项中“用手把东西分开或折”,显然漏掉了一个“断”字。根据2009年教育部和国家语委组织制定的语言文字规范《汉字部首表》应为“一部”的“百”字还隶属在“白部”。同样没有与时俱进的差错还有第8页的“巴”字。1997年重庆设立直辖市不再隶属于四川省,而该词条还记录着“巴”仅指四川东部。
这本由崇文书局出版的《学生新华字典》,经辞书专家抽取了凡例、检字表、附录和正文中的10万字内容(从1页至79页,以每页约1300字计算)进行审读,发现编校质量极差,知识性差错、语言文字差错、标点符号差错、排版格式差错层出不穷,正文差错率约为万分之十五点四五;检字表差错有65个;封面、内封和版权页没有作者署名;附录中另有差错2个。如果将正文和凡例、检字表、封面累积起来计算,这本字典差错率高达万分之二十。
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主任齐相潼介绍说,按照2004年12月原新闻出版总署下发的《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图书的合格标准是差错率在万分之一以内,超过万分之一的图书,其编校质量属于不合格。差错率在万分之一以上万分之五以下的,出版单位必须自检并全部收回。同时,该规定还指出,对于出版编校质量不合格的出版单位,省级以上新闻出版行政部门予以警告,并可酌情处以罚款。
试想,自打第一天认字起就以差错率高达万分之二十的字典为必备工具书,湖北农村近400万的孩子从一开始就输在了起跑线上。他们的未来谁负责?湖北教育的未来在哪里?中国教育的未来又在哪里?
(编辑: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