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评论不能总“对着空气说话”

时间:2013年05月03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子 虚

  一名报刊编辑,打开公邮,看到这样一封稿子:“近几年,一些话剧在当代色调上有所迷失,有的意念大于形象,有的过度渲染伤感,有的是拿演员当僵死符号的独角歌舞,剧作内容浅薄,思想贫乏。”编辑斟酌再三,觉得评论应该有的放矢,于是回复,请作者说明是哪些话剧、哪些作品。然而终未见答复。诸如此类针对“有的”或者“一些”来发表评论的文章十分常见,但倘若你问他是具体指“哪些”,他却又不能或不愿回答。

  这样的评论当然是“正确”的,评论家为了避免直接点名给被批评者造成伤害,采用虚化的写作方式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倘若所有的评论都采用这种空泛的说法,那就有问题了。“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离开具体作品的理论提升无异于空中楼阁。只有针对具体作品,才能说出它到底好在哪里,坏在何处,而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空泛的几个字眼就可以统统概括了的。试将前文所引稿件中的“话剧”处填入“电影”、“电视剧”、“文学作品”,是不是也完全说得通呢?这样的做法实于疗救无益,反而伤害到文艺评论本身。“正确”的命题未必是“真”命题,完全脱离具体指向,文艺评论本身很可能会变成一个伪命题。

  批评不提具体对象的另一个原因,是对于读者心理的谙熟,红包评论没有人乐意去读,而一出现批评文字,首先就会让人觉得:评论家敢于直言。结果只要是给作品抹黑的字眼句子,就像糊墙纸一样往文章里糊,以所谓的酷评、锐评、毒评,博人眼球,不管评的是什么,先砍上一刀再说。要知道,评论家不是杀手,而是作家艺术家的良师益友,好处当然要鼓励赞扬使更多人共享,坏处也要言辞恳切地指明,这就需要评论家真正地认真看过具体作品,才有可能做出诊治,而不是空对空,对着空气说空话。

  “兰为国香,服媚弥芬;书亦国华,玩绎方美”,评论家是作家艺术家的知音人,是诤友,不要总是“对着空气说话”,让读者不明不白,让被批评者不痛不痒。


(编辑:晓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