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执政思路聚焦之四

时间:2013年03月22日来源:《人民日报》作者:

用改革成就中国梦想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执政思路聚焦之四

  不失时机深化改革,就能更好地推进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现代化进程,也定能为实现“中国梦”输送不竭动力

  历史的细节,往往意味深长。3月17日,北京复兴路10号大院门前,挂了6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牌子被“中国铁路总公司”取代,迈出了此轮国务院机构改革的第一步,使人们感到中国的改革继续向纵深推进。

  “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党的十八大以来,异地高考过渡方案破冰,收入分配改革意见出炉,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通过……陆续出台的改革举措,抓铁有痕的改革力度,展现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坚定不移的改革决心,也激发了人民群众对更好未来的期待。

  这的确是一个耐人寻味的场景:过去施工建厂,首先考虑的是经济利益,今天引进项目,担心的却是环境污染;过去期盼吃饱穿暖,今天却追求吃得健康、安全;过去梦想有车有房,现在则忧虑PM2.5排放……这个经济飞速发展、财富不断积累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创造着“中国式奇迹”的同时,仍有一些“中国式难题”亟待破解。正是意识到“发展起来的问题”,看到水涨船高的“权利诉求”,把握人民群众的所想所盼,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不断强调,“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体制改革”,发出了新时期“改革再出发”的动员令。

  不同于以往,如果说过去的改革难在突破思想禁锢,那么今天改革的攻坚方向主要在于利益调整。无论是教育改革还是医疗改革,无论是收入分配还是住房政策,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都会遭遇多元的“利益矩阵”,甚至是某种“博弈困局”。正如中央领导所言,“触动利益比触及灵魂还难”,改革有时甚至是“自己割自己的肉”、“自己革自己的命”。但也因为看到了这种“难”,改革的勇气因此高涨,改革的智慧由此激发,改革的韧性不断生长。

  履新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强调,改革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沿着这一思路,秉持这种勇气,一系列知难而进的改革稳步前行:强调“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旗帜鲜明地“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以此推动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在现代政治视野下进一步规范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向市场放权、向社会放权、向地方放权;“楼堂馆所一律不得新建,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三公经费只减不增”,以政府的紧日子换群众的好日子,服务型政府建设有了新的突破……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改革归根结底也是为了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破除沉疴,革除积弊,没有改革开道,哪有新风和畅?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没有改革推进,如何成就梦想?“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只有改革,才能释放最大的发展红利,才能让“中国梦”照进现实。

  时至今日,中国的改革早已不是简单的方程式。既有攻坚克难的勇气、不得不改的紧迫,也有改革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的充分认知,新的改革方法论在实践中酝酿。运用“从坏处准备,争取最好的结果”的底线思维,保持“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使命感,遵循“坚持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标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促进”的改革路径,把“摸着石头过河”与加强“顶层设计”结合起来,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这些中央领导总结的改革方法论,既是我们推进改革的科学指南,也是中国走向未来的宝贵财富。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发展要有新局面,改革要有新开拓。今天,面对人民群众的殷切期待,面对种种躲不开、绕不过的新命题,更需要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继往开来的使命感。敢于倾听、正视并回应“发展中的问题和挑战”,不失时机深化改革,我们就能更好地推进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现代化进程,改革也定能为实现“中国梦”输送不竭动力。

  (本系列评论到此结束)

  


(编辑: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