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命名 传承人介入非遗理论建设意义深远
非遗保护的“中国经验”中重要的一点,就是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理论总结和学术建设。就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来说,非遗传承人不能缺席。他们的某些优势甚至是以“旁观者”身份介入该领域的非遗研究专家所不能比拟的。当前,传承人对自己的专业进行总结的热情让人看到非遗保护的希望。
红红火火的剪纸、门上墙上的年画、迎年送年的爆竹、元宵节的灯会、庙会上的泥塑和风筝……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了最为鲜活的节日意象。人们说“节味淡了”,这往往意味着这些非遗项目正在从人们的生活中退去,而且到了不得不采取措施予以保护的境地。
保护非遗,从这个概念的流行算起,又过去了十多年,经过广大非遗保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已经形成一系列非遗保护的“中国经验”,其中重要的一点,正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文章所说,就是“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理论总结和学术建设,强调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
来自全国各大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专业理论工作者已经在非遗研究领域推出了一大批优秀成果,但就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来说,非遗传承人不能缺席。今年1月,苏州市苏绣艺术创新中心、南通蓝印花布艺术馆、禹州市苗家钧窑有限公司和福建省仙作古典工艺家具研究开发有限公司被命名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这一举措旨在推动以传承人为主体的理论总结,让理论研究不再是专家学者的“专利”。
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不止一位传承人表示:研究是为了更好地传承。
毫无疑问,传承人对于其所传承的非遗项目的历史、现状,特性、价值,保护的方式、方法,以及该项目所面临的困难、问题等的深入了解,是以“旁观者”身份介入该领域的非遗研究专家所不能比拟的。后者的研究具有高度的政策性,旨在把握非遗保护的规律;前者的研究以自身经验为对象,具有强烈的操作性。中国民协副主席、南通蓝印花布艺术馆创办人吴元新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只有研究透了,才能更好地传承。”
口传心授曾是民间艺人实现知识和技艺传承的一种主要方式,为了实现对老艺人所掌握的知识经验的准确记录,往往由学者采取口述史的方式进行研究。但随着社会、教育的发展,新一代的艺人尽管也有从学徒一步步走来的经历,但具有更高的文化水平,有能力把自己感性的经验予以总结概括,升华到理论的高度,并反过来指导实践。“以前只要求传承人把非遗项目保护好就行了,以后可能会不一样了,传承人的研究能力会越来越重要。”吴元新说。
如今,在刺绣、剪纸、印染等领域,均有研究成果被传承人推出。比如剪纸艺人张凤琴等编写的《中国民间剪纸技法》,吴元新先后开展的“中国蓝印花布主产区传承人调研”、“中国传统蓝印花布纹样研究”等课题,后者还被列入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苏绣艺人张美芳也表示,“刺绣语言是通过特定的技法和针法来呈现的,每一项技法和针法都是无数绣娘历经多年实践的智慧结晶,若不加以归纳整理就太可惜了。”目前,她正准备组织专业人员着手系统梳理苏绣的技术要素,综合梳理各种技法,加以文字阐述和图示说明,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传承人对自己的专业进行总结的热情让人看到非遗保护的希望。不过,传承人,顾名思义,其本职在于传承,在于实际操作层面,理论总结必须以实践为归宿。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苑利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第一,传承人在做好自己所掌握的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工作的同时,有条件的应鼓励其从事理论研究;第二,理论研究必须是为了非遗项目更好地传承,不然,总结工作做得再好,艺人没了手艺、歌手不会唱歌,那非遗的传承就只落在了纸面上,得不偿失。
(编辑: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