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学术研究,不忘社会担当——记中国民协副主席、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会长叶舒宪
叶舒宪近影 张志勇 摄
在中国当代人文学者中,叶舒宪是比较独特的一位,他的研究方法自成一家,在“熔铸古今、贯通中西”的学术方向上不断精进,为中国文学人类学和比较文学的深度拓展以及中国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西学东渐以来,西化的大学教育体制被横向移植照搬到中国,基本上没有得到本土方面的审慎权衡、思考与筛选,造成唯西方马首是瞻的盲从局面,积重难返。叶舒宪率领中国的文学人类学学者积极反思、解构西方中心主义的学科范式,大力倡导和呼吁本土文化自觉。并利用人类学的全球化视野,重估本土经典本文与非物质遗产的文化资源价值,为新世纪大国崛起背景下的“文化国力”讨论及国学复兴热潮的到来,起到了学术先导和研究示范的双重作用。
新时期以来,随着中华学术的复兴,在文艺学界催生出新的研究学派——文学人类学,拓展了我国人文研究的格局,推进了科际整合与知识创新,留下丰富多样的研究经验与成果。1996年以来,以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的成立为标志,叶舒宪成为这个新学科的代表人物。他在20世纪90年代末推出国内首套“文学人类学论丛”丛书。进入21世纪,该新学科在全国迅速发展,形成一个富有本土特色的新学派,并波及港台地区。其间,叶舒宪一直致力于组织和协调全国从事相关研究的两支力量——文学研究者和民族学、民俗学研究者,将文学人类学的研究理念和范式推广到边缘性的少数民族地区。
叶舒宪在坚守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长期从事文学和文化研究的同时,敏锐地回应社会现实问题、勇于担当社会责任。
2000年,叶舒宪和文学人类学界同仁在国内首倡“文明反思与原始复归”的讨论,针对市场化社会带来的现实危机,提出人类学视角对“现代性”与“发展观”的批判质疑;更重要的是,在知识经济主导下的工具理性时代,发挥人文学者的反思和批判作用,大力保护、发掘传统文化的本土资源。叶舒宪在《民间文化论坛》上发表《非物质经济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文,针对当代世界从物质经济向非物质经济转型的现实大变革,揭示有关非物质遗产的国际官方话语产生的后现代语境。2011年以来,叶舒宪连续在主流媒体发表《文化再启蒙:文化产业学科的观念基础》系列文章,从理论上很好地配合党和国家关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将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新国策。他主编的《文化与符号经济》一书于2012年问世,引导着知识分子走出书斋,积极面对国家经济转型的现实需求,献计献策,发挥出专业智囊的作用。
2008年5·12大地震发生后,叶舒宪带领文学人类学学者汇聚四川大学,组织“文学人类学救灾工作组”,倡导“人文救灾”的理念,动员师生克服恐惧,积极行动,深入救灾第一线,发挥文学治疗和灾难民族志的专业作用。救灾工作组在第一时间编辑了《比较文学报:人文救灾专号》。虽然该报只是一份专业领域内部发行的报刊,然而在余震不断的成都出版后,却被全国十多家媒体报道、转载引用,影响广泛,体现出文艺工作者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承担意识。
(编辑: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