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百花迎春”是一台有年味儿的晚会

时间:2013年02月18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郑彦英

小香玉演唱《河南人》 孟祥宁 摄

舞蹈《西子荷风》 单 鸣 摄

蔡国庆、蔡明演唱《生活多美好》 孟祥宁 摄  

  儿时在家乡,过年爱看社火,但我们村子小,没有演社火的人才和摊子,我们几个娃娃便结伙到大的村庄去看,纵然是路上有很厚的雪,我们还是要去的。现在想起来,那是一种精神需求,人的本能是需要艺术的,人的本能是需要快乐的,而走村串巷看社火,就是完成这种需求。

  后来到了城里,没有了这些,便感到城里没有年味儿。

  再后来有了春晚,弥补了这一缺失,让人们欣赏到艺术,得到快乐。渐渐地,看春晚,成了城乡百姓的习惯,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于是,人们对春晚的要求,越来越高,不满之声,不绝于耳。看春晚的兴趣渐渐地就淡了,人们开始改向其它娱乐,或者把电视开在那里,把春晚当成背景,人们打牌、谈天、吃茶、斗酒。

  但我还是春晚的忠实观众,这几年几乎每每看完,都忍不住骂几声,然后写博客放到网上。但今年的春晚,我看了一半就睡了,我也没有骂,我已经懒得骂了。

  然而,今年中国文联举办的“百花迎春·中国文学艺术界2013春节大联欢”,我是从头到尾看完的,看完了还意犹未尽,看到了字幕。

  现在静下心来想,吸引我看的,也许是因为有河南板块,也许是我们文联系统办的,有亲情在里边,但是,如果不好,我也不会坐到最后,看到字幕。

  我想说,这是一台有年味儿的晚会。

  晚会多是一家人在一起看的,有老有少,需要传达一种精气神十足的气氛,让老年人看了长精神,年轻人看了过瘾,中年人看了提气。这台晚会恰恰符合了人们的过节需求,老一代艺术家,有92岁高龄的豫剧艺术家马金凤,有鹤发童颜的秦怡,年长者在电视机前看到他们年轻时的偶像,而这些偶像在电视机上给他们拜年,能不满足吗?而年轻人看到少林寺少年武僧呼啸而出,刀枪剑戟虎虎生风,浑身的筋骨似乎都有了劲儿。老少都高兴了,家里的中年人才能安逸地欣赏他们所喜欢的节目,比如他们心中的当红明星,他们常常关注的播报天下大事的主持人,他们平时所阅读的文学作品的作者,他们所喜爱的书法和绘画作品的作者,这些他们梦寐以求想见一面的人,在这个舞台上,他们都见到了,沉醉感油然而生。

  “百花迎春”得天独厚的条件,是这台晚会不同于所有晚会,因为这是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办的,文联就是作家和艺术家的家,所以,家里一招呼,不管平时多大的腕儿,多大的大家,都踊跃参加。比如,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莫言,微笑着和张贤亮等作家在晚会上谈文学,谈祝福。比如2012年登上太空的刘洋,在晚会现场,接受了唐国强赠送的书法“中原牡丹”。还有2012电影巨献《1942》的编剧刘震云,当他接受采访时,屏幕上出现了张国立在《1942》中的剧照,那冻结的胡须上的冰霜,那饥饿失神的面孔,不禁让我潸然泪下。在这台晚会上,我看到了2012年最闪光的几颗星。

  “百花迎春”还有一个重要的亮点,就是突出了各地的民俗和风情,让电视机前的观众坐在家里,就看到了西子荷风舞,塞上马兰香,井冈映山红,中原牡丹香。有地域特色突出的歌、有原汁原味的民俗舞、有风味独具的地方戏,让出生和生长在不同地域的人,得到了不同的享受。我的一个战友从广州打来电话,说他今年想回老家河南,没能回成,在“百花迎春”上看到了河南板块,就跟回了家一样。

  中国文联凝聚着一大批作家艺术家,能否提升形象,增强号召力,为全国人民服好务,关键在于找到一个能拨动大家心弦的点。

  而“百花迎春”晚会,就是这个点。


(编辑:孙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