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泰囧》让我们电影学教师情何以堪?——有感于对在校学生观影的一次调查

时间:2012年12月31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付筱茵

  截至目前,《人再囧途之泰囧》上映才两周多,但票房已经突破8亿,刷新了国产片《画皮2》暑期档刚创下的新纪录。专业人士纷纷预测,《泰囧》突破10亿票房已不再有悬念。网上叫好声一片,有人说“剧作纯好莱坞”、“观众腹肌笑成八大块”。神话票房和这种高调口碑把我的观影欲求吹得鼓鼓涨涨的,我带着无比欣喜与崇拜的心情迫不及待地迈进电影院,电影院里坐的大都是来自附近大学的学生。一场下来他们笑得很开心,而我,除了王宝给高博做“葱油饼式”按摩差点笑出来以外,其他几乎都没觉得可笑。而且“葱油饼式”按摩一场其实感觉还有点不够劲儿。这场戏采用了平行结构,两条线索之间缺乏足够的整合与呼应,导致最后难以达到特别畅快的一笑。

  其实今年的高票房影片《画皮2》《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与前年的《让子弹飞》、去年的《金陵十三钗》相比,显得不那么“实至名归”。但是这种意外远远比不过《泰囧》给我的意外大。因为《画皮2》《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毕竟还有特技与3D带给人的奇幻视觉。而《泰囧》整部影片除了“葱油饼式”按摩稍有亮点外,其他几乎都乏善可陈。笑料俗套、勉强。剧情不仅平淡无奇,而且漏洞百出,比如组织严明的黑帮交易时,徐朗盲打误撞闯进来还算说得过去,但王宝、高博接二连三地闯进来了就很不合逻辑;作为4年来全身心投入“油霸”研究的研发人员徐朗却不知道“油霸”有毒(他难道连“油霸”的基本成分都不知道吗?),剧情的重大转折处——放弃授权书,转得生硬、牵强。

  单从电影本身的品质来说,《泰囧》与于它之前上映的《1942》《王的盛宴》等影片要差很多。就近几年的喜剧片这个范围来看,别说国外的《三个傻瓜》《阳光姐妹淘》这些喜剧精品,也别说六年前的国产喜剧里程碑《疯狂的石头》,就是与近一两年名气不算太大的《疯狂的蠢贼》《夜店》《美男计》等相比也不算上乘之作。但就是这样一部影片,这次却彻底给喜剧片翻了身。回看中国电影历史,从来没有哪一部票房冠军是纯喜剧片。当年人人赞赏至今无一人摇头的《疯狂的石头》,票房不过3000多万元。与《泰囧》相比,实在汗颜。在票房与品质严重错位的现实面前,我们不得不问一句:现在的观众到底怎么了?难道中国观众“集体脑残”了?

  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发挥了大学教师的“职务之便”,随手拿起电话就找了几个大一、大二的学生进行“调研”。我的问题是:“你看了《泰囧》吗?是在哪看的?你觉得这部影片怎么样?看后觉得满意吗?”这几个学生都是电影专业学得不错的,他们都是选择去电影院看的,虽然网络上高清完整版的资源并不难找,他们更喜欢三五成群,去影院领略集体狂欢,独自在电脑前面少点这种氛围。他们都觉得这部影片挺搞笑,虽然不能堪比很多经典喜剧,也能看出剧作上的很多硬伤,但是与《王的盛宴》《1942》带来的沉闷相比,还是觉得《泰囧》看后更愉悦、更满意。

  这使我想起了《王的盛宴》一位主创关于贺岁档影片“麻辣烫”跟“鸡汤”的比喻。显然我的这些学生中大多数都属于想要“麻辣烫”的,因为上一次跟他们去看《王的盛宴》的时候,他们中的一些人睡着了。当我在课堂上夸《王的盛宴》的时候他们大多数人是反对的。也是他们中的许多人在观看《1942》的时候不断发出爽朗的笑声,丝毫没察觉“国难”与笑声之间的不和谐。据我观察,实际上也正是他们,这些“90后”的孩子正在成为电影观众的主体。我这才幡然醒悟,实际上中国观众已经开始集体转型、换代。像一个网友说的,“从小学看《春光灿烂猪八戒》就变徐峥脑残粉”。他们是追求纯娱乐的一代观众。就像另一个“90后”网友写的:“有什么比看一部比现实生活更累更苦逼的电影更累更苦逼的事情呢?”他们是看着我们这代人(“70后”)绝不会看的《春光灿烂猪八戒》成长起来的一代。

  我曾经在我的一篇文章里指出,新一代的电影观众是看动画长大的一代,也是看碟、共享网络电影资源的一代,他们有大量欧美、日韩影片及动画片的观影基础,他们的欣赏口味和趣味与世界电影的前沿水平同步。他们对于国产电影的前卫性、先锋性、观赏性、娱乐性提出更高的要求。但这次之后我发现这个观点应该亟待修正。

  《泰囧》的市场成功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我们的精品电影观念,因为它所犯的一些错误常常是我们在给学生上的电影专业课上作为负面典型加以斥责的。《泰囧》你让我们这些老师情何以堪?《泰囧》的成功向人们证明了电影这种一次性消费品,在一定的国情下,它是否能获得成功不是简单的依赖于产品品质,而要受制于太多不可控的偶然性因素。这些偶然性的因素越多,则说明我们的电影运行环境越不成熟。

  当然《泰囧》的票房神话带来的也不都是“坏消息”,起码它向我们证明和透露出了一个相当可喜的讯息,那就是这代观众不再迷信和迷恋那几个大牌导演,所以冯导今年就“栽了”。

  (作者系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副教授)


(编辑: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