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极限运动”孕育“极限文化”
电影《洞穴》剧照
美国人常常不无自豪地自称美国是“X运动”的发祥地。实际上“X运动”就是“极限运动”(extreme sports),之所以有此简称,一方面是为读写方便,而更重要的还因为字母“X”在数学里本身就代表了“未知数”。要知道,“极限运动”虽然已时兴了很多年,但在许多方面仍是“未知数”。比如说,“极限运动”花样、名目繁多——那些凡是不能归入正规体育运动的“另类”项目,往往就都被称作“X运动”。因此,尽管有一些“X运动”的项目脱颖而出,终于挤进了诸如奥运会等“正式”的体育殿堂(如小轮车竞速),但绝大多数项目还是滞留在民间,其项目的数量和参与者的人数等都因难以精确统计而依然是“未知数”。
“极限运动”的另一特点是还缺少正式的比赛规程。这一方面是因为一般老百姓往往不愿意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制定规程,另一方面还因为大多数“极限运动”的爱好者和参与者认为:这类“条条款款”难免会限制比赛者、表演者的自由发挥,甚至还可能束缚他们进一步随心所欲地想出新点子、玩出新花样。而新点子、新花样恰恰又是“极限运动”得以经久不衰的“灵魂”。就拿滑板运动来说,不论在人行道、街心花园、广场,还是在小区内的小小通道上,都能见到滑板者的矫健身影。而滑板爱好者之所以这么喜爱滑板运动,玩的就是那种随心所欲,那种随机应变,那种见缝插针。
“极限运动”往往充满激烈的冒险精神。比如摩托车腾空比赛。当车手在经过短短跑道的助跑后,便在加大油门飞起的一瞬间将车腾上半空,与此同时车手或双手离把,或手撑车鞍倒立,或在倒立时还“忙里偷闲”做出一些杂技动作,或站在车把上挥动双臂,然后又“面不改色心不跳”、稳稳地坐回车座上。要知道,这一系列动作都是在三、五秒钟内完成的,真可谓“说时迟,那时快”呀!
卡梅隆新片《洞穴》的上映,又助推了一项名为“蓝洞探险”的“极限运动”。尽管这项运动早被称为“当今世界最危险的极限运动”,但全世界依然有众多高手亲临拥有近千个未被人类“征服”蓝洞的加勒比海巴哈马群岛跃跃欲试,其中来自美国的人数最多,装备也最为豪华。令人遗憾的是,据巴哈马海事部门统计,美国平均每年都有至少10名冒险家丧生于此,其中多数人都是因迷路而且携带的氧气耗尽而命归西天。连《洞穴》的摄影师、美国人韦威斯利·史吉拉斯前不久也死于在佛罗里达的一次蓝洞探险中。
时下,“勇敢”的美国人并不满足于现状,还在不断地开发更刺激的极限运动,比如火山滑板、骑着鳄鱼打水球、超高空蹦极、悬崖跳水、高速火车车顶上玩杂技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X运动”本来就来自民间,而比赛的“随意”(即无“章法”)和规模的浩大使得它在美国比许多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拥有更广泛的爱好者和热心观众。为了鼓励更多的观众亲自尝试,有的“X运动”的表演场所还特意为观众们搭起垂直的人工峭壁或滑板坡,以便大家一试身手。于是就出现了这么有趣的场景:当场内的“专业”选手赛得难解难分之时,场外的“业余”选手也兴致勃勃、奋勇当先,感觉也是好极了!
“X运动”虽然未能步入“主流体育”的圈子内,但其社会影响却不容低估。据电视部门统计,在全美的约1亿个电视家庭中,高占四分之一,亦即有约2500万个家庭是经常观看“X运动”的比赛直播的。这就意味着,“X运动”文化已深入到美国的千家万户。赛尔斯特大学流行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罗伯特·汤普森分析说,其实,一方面“X运动”早已深入至主流文化,另一方面,“X运动”在自己兴起的同时又孕育了更多同样“另类”的文化。尽管真正亲自参与骑车翻跟斗,或滑板打转转的人还不多,但“X运动”却是以另外的方式深入至普通人的文化生活中去的:如时下十分红火的摇滚乐、脱口秀说词以及五花八门的现代舞蹈,很多是“伴随”着某种“X运动”诞生的;一首描写“极限运动”的流行歌曲“我是勇者智者但不是鲁莽者”唱红了网络;以“极限运动”为主题的摄影展常常会吸引数以万计的热心观众;五花八门应运而生的训练班则专门帮助“极限运动”爱好者提高运动技能,并毫不客气地向学员讨取高额学费。
(编辑: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