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潮”的昨天与今天
《四百击》海报
《广岛之恋》海报
回顾世界电影的百年风云,“新浪潮”运动是最浓墨重彩的一笔。“新浪潮”是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发生在法国的一场电影运动,1959年,法国导演弗朗索瓦·特吕弗的处女作《四百击》在戛纳电影节上众望所归获得最佳导演奖,成为这场运动兴起的标志事件。在这个时期,特吕弗、戈达尔、阿兰·雷乃、阿涅斯·瓦尔达等优秀导演纷纷走上舞台,拍摄了《精疲力尽》、《朱尔与吉姆》、《广岛之恋》、《堤》等脍炙人口的传世名作。“新浪潮”运动之后,英国、德国、波兰、捷克、日本等国家的青年电影运动也受到影响,从而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新电影的“浪潮”。法国“新浪潮”之所以有着非凡的意义,在于它是青年电影运动的缩影,概括了二战后世界各国民族电影的复兴,也标志着现代电影美学的确立。
“新浪潮”的由来
对于“新浪潮”这个叫法,有许多种说法,其中最可靠的是一家法国周刊1953年对法国“婴儿潮”所做的一项调查,调查对象是成长于二战后的法国青年,他们成长在和平年代,过着娱乐和轻松的生活,体现出与父辈完全不同的价值观,法国媒体就把这些青年叫做“新浪潮”。当特吕弗、戈达尔、侯麦等人的电影上映时,法国媒体拿出这个概念进行命名,而同时上映的喜剧片《扎齐在地铁》中,扎齐的叔叔遭遇塞车时也有一句台词:“又来了,新一波浪潮!”从此,“新浪潮”成为这场运动的代名词,也形象概括了这场运动破旧立新的特色。
新浪潮的出现有许多原因,首先是统治法国影坛的“摄影棚影片”难以满足青年观众的需要,这些电影多数改编自19世纪的小说或戏剧作品,依托于摄影棚的人工布景,脱离现实,画面风格虚假,给人留下道德说教的刻板印象。同时,美国电影的引入,刺激了法国人的民族自尊心。二战后,美国通过援助协议的附加条款,向法国大量输出好莱坞电影,根据条款,法国电影院必须有40%甚至更多时间来放映美国电影,这势必给元气大伤的法国电影带来巨大冲击,萨特等知识分子公开反对美国电影。此外,电影摄影机技术的改进也是重要条件,为“新浪潮”运动埋下伏笔。到了上世纪50年代,摄影机变得更加轻便、灵活,胶片也提升了对复杂光照环境的适应能力,这为青年导演自由发挥个性创造了条件,他们把摄影机从摄影棚搬到大街、公园、学校、市场,拍摄真实的生活,也降低了成本。
“手册派”与“左岸派”
“新浪潮”还有更特别的背景,这就是1951年创刊的杂志《电影手册》,其精神领袖是法国著名影评人、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围绕这本杂志聚拢起一批热爱电影的青年人,他们出没于电影院、沙龙、电影俱乐部和电影节,观看大量经典影片,掀起一轮又一轮的激烈争论。他们公开批评固步自封的法国电影,把它们叫做“优质电影”或“爸爸电影”,认为这些影片漠视电影语言的价值,他们拥护和称赞一批风格派美国导演,如希区柯克、尼古拉斯·雷、比利·怀德等,并把这种崇尚电影语言本性和导演风格的理论,叫做“作者论”,这成为新浪潮运动的理论基石。
到1958年,他们不再满足于在文章中舞枪弄棒,开始拍摄自己的电影作品,这些导演后来被称为“手册派”。1958年到1966年,这些导演共拍摄了32部电影,产量惊人。其中,戈达尔的《精疲力尽》模仿当时的“黑色电影”,但在剪辑和叙述上故意违反惯例,进行大胆创新,创造了一种率真、随意而感人的风格。他的《阿尔法城》、《周末》等影片展开了激进的影像实验,对传统电影语法提出挑战。同时,居住在巴黎拉丁区的一批小说家、艺术家也开始了电影创作,他们有阿兰·雷乃、阿涅斯·瓦尔达、克里斯·马克、玛格利特·杜拉斯、阿兰·罗布-格里耶等,他们被称为“左岸派”,代表作有美轮美奂的《广岛之恋》、神秘的《去年在马里昂巴德》、充满实验色彩的《堤》等。以《电影手册》影评人为核心的“手册派”和以拉丁区知识分子为核心的“左岸派”,是新浪潮运动最重要的两个阵营。尽管他们风格有别,艺术追求不同,但共同创造了新浪潮的辉煌。当然,新浪潮的风景不是只有“手册派”和“左岸派”,还有一些特立独行的天才,仰仗个人才华而崭露头角,比如莫里斯·皮亚拉,他在“新浪潮”时期开始创作,但艺术道路完全孤立,风格也极为独特,1987年获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
在“新浪潮”运动中,许多青年投身电影事业,他们锐气十足。路易·马勒拍长片处女作时只有23岁,特吕弗只有27岁,戈达尔和雅克·德米也只有30岁。他们不但年轻,而且人数众多。1954年,法国电影长片处女作的数量只占全国影片的9%,到1971年已猛增到28%。1958年到1968年间,法国涌现了100多位新导演,这种发展态势到1972年达到顶峰,当年出品的112部法国电影中,长片处女作就有31部。“新浪潮”中青年导演的“井喷式”发展,是其他国家的电影所望尘莫及的。
当然,“新浪潮”在法国也受到了争议。一些媒体对这场突如其来的运动缺乏耐心,认为他们破坏了法国电影的戏剧传统,让电影走向个人化、写实化和散文化。当然,批评界也有支持的声音,美国评论界肯定了这场运动的正面价值,安德鲁·萨里斯还把“作者论”引入美国,对美国电影理论的发生产生了巨大影响。
随着电影史研究的深入,“新浪潮”这个词被附加了各种意义。今天,“新浪潮”可以有三种不同的含义,它可以指一场电影运动、一个电影时期或一个导演群体。当我们用“新浪潮”描述一种电影美学时,是指现实主义美学的发展以及“作者论”理论的确立,这场“理论运动”始于1954年的“作者论之争”,结束于1962年法国批评界对“新浪潮”风格的质疑。而当我们用“新浪潮”去描述一个电影史时期,则特指从1959年的《四百击》到1968年“五月风暴”之间这个时期。当我们用“新浪潮”来描述一个导演群体或代际时,说的是上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登上法国影坛的一大批导演,他们绝大多数成为法国当代影坛的中流砥柱。
“新浪潮”的消失与影响
1968年,“五月风暴”爆发,这些导演因观念分歧而不再保持亲密的合作关系,这场运动渐渐偃旗息鼓。但其电影观念和美学原则依然发挥着影响,英国自由电影运动、德国新电影运动、日本新浪潮等运动悄然兴起。这也是人们不断回想起“新浪潮”的原因:作为电影制作和创作的“浪潮”已经过去,但作为观念变革的“浪潮”仍在延续。“新浪潮”提出了现实主义的主张,改变了电影创作方式,涌现了一批代表导演,创造了一个历史时期,“新浪潮”既倡导新的电影制作原则,又带来了新的美学理念,兼顾创作实践与观念变革,不但涌现了大量导演和作品,而且更推出了新的电影评价标准,改变和丰富了我们评判电影的原则。
“新浪潮”表现出的电影批评、电影杂志与电影创作之间的亲缘关系,在当代法国电影中长盛不衰。从某种意义看,《电影手册》杂志就像“学校”,成为其影评人几乎要比考入巴黎高等电影学院能更快地成为导演。如奥里维·阿萨亚斯、帕斯卡尔·博尼策等人,都步上从影评人变成导演的“新浪潮”之后尘。而法国当代的许多作者导演,与“新浪潮”的导演有许多相似的个人轨迹,比如阿诺·德布莱辛、里奥斯·卡拉克斯或克莱尔·德尼等,他们似乎在用另外的方式不断重复着那个时代。
“新浪潮”是法国电影无法抹除的底色,一个导演传给另一个,一代人传给另一代人,他们在风格上相互呼应,美学上不断继承,俨然成为一种不断创新的精神,和对电影的忠诚与执著追求。
作者介绍:肖熹,法国戴高乐大学文学博士,东北师范大学教师。
(编辑:竹子)
· | 近期中国电影发展及其评价维度 |
· | “一分钟电影”让儿童更安全 让家长更放心 |
· | 特别关注:2013“轻”电影元年! |
· | 电影类型短片创投季启动 |
· | 看电影要和下馆子一样有得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