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久有效地传播中国形象
再过几天,将迎来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在美国纽约曼哈顿时报广场亮相两周年纪念。在一分钟的短片内,中国科学、艺术、经济、人文、体育界的知名人士与普通中国人共同组成了形象化的中国。这是中国政府第一次通过影视媒介对外推介国家形象,昭示着在全球化的传播时代,影视媒介因其广泛性和通俗性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
在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文化传播几乎随时随地、无处不在。然而世界各国的文化输出与输入很不均衡。一些国家利用在传播领域的强势地位向相对弱势的国家大量输出文化产品和文化观念,势必淡化输入国文化形象和特质,并逐渐威胁到国家的文化主权,进而形成了绝对强势的文化帝国主义。西方影视传媒中的中国往往不是现实、客观的形象,而是他们臆造甚至是杜撰的形象。由于中国和西方国家意识形态、政治主张不同,并受国际传播力量不均衡等因素的影响,西方传媒始终存在着“妖魔化”中国的现象,进而把中国在政治、经济中的崛起描绘成“中国威胁论”。
影视文化传播策略就是通过形象化、具体化、细节化的方式进行日常形象维护与重大突发事件塑造。目前,西方影视媒介占据着国际传播平台的优势地位,因此,中国的影视传媒也要发出自己的声音,确定持久有效的传播策略。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影视传媒要自觉地承担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维护、传播责任;另一方面,当重大或突发事件来临时,利用影视传媒进行国家形象的集中性塑造与理性审视成为更为重要的传播渠道。例如在今年的中日钓鱼岛事件中,中国的电视媒介,尤其是一些重要的对外传播影视媒体平台,时时跟踪事态发展进程,进行了大量客观事实报道,发布坚决捍卫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权威信息,并强烈谴责日本右翼势力的无理行径、驳斥日方的荒谬论调。同时,面对国内抗议和抵制日货游行中出现的打砸抢行为也予以报道,呼唤国人理性爱国、遵纪守法,从而为国内及国际受众塑造了一个有理、有利、有节、客观公正而又正气凛然的大国形象。
目前,我国的影视传媒在国际上的传播范围还不够广泛,影响力仍需加强,即使在国外落地的电视媒介也多在华人范围内传播,没有真正打入西方主流传媒市场。因此要在国际舞台上展示负责任、积极向上的大国形象,就需要充分研究受众市场需求、受众欣赏趣味,以及受众接受方式等,进行有针对性的、系统化的影视传播活动。同时,不仅需要国内影视传播媒介做好对内和对外的传播工作,也需要国内影视媒体与海外华文媒体的联系与配合,让正面的、健康的国人和国家形象得以有效传播。
(编辑: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