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弦歌不辍,昆曲才有希望

时间:2012年12月21日来源:《人民日报》作者:陈原

  北京东四十条新保利大厦的后面有个叫“南新仓”的地方,曾经是“皇家粮仓”,建于明代永乐年间。近些年来,这里因饮食业而分外热闹起来,国外的游客、国内的食客纷纷涌来,吃烤鸭的,尝台湾菜的,品西餐的,但在吃喝之外,还有一个演出更出名,这就是林兆华导演的“厅堂版”昆剧《牡丹亭》,至今,已经演出了整整600场。

  前些年,昆曲一改旧日的沉寂状况,“火”了起来。原因既有入选联合国人类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的新闻效应,也是白先勇等文化名流极力推动的结果。

  不过,艺术始终是有大众与小众之分的,昆曲在今天恐怕也只能属于后者。靠舆论爆炒和名家效应引发的“热”和“火”,对昆曲而言,是一种暂时的现象,要想在舞台上延续其生命力,最需要的是弦歌不辍。也就是说,坚持日常演出,留住老观众,培育新观众,才是可持续的办法。

  “裙裾莲步,暗香迫近眼前”。在“皇家粮仓”里,斑驳的墙砖,典雅的家具,笛声幽怨婉转,弦歌如泣如诉,虽说几十个座席,规模实在很小,但每场上座率都在八成以上,让雅致的艺术在北京的夜晚从未间断。昆曲艺术毕竟不是流行歌曲,能达到这一步,其实已经很不容易了。如果北京再有那么几家小剧场,不断上演昆曲,票价不妨便宜一些,每晚观众也都有百十来号人,北京的昆曲舞台还能说落寞吗?

  弦歌不辍,靠的是驻场演出和演出季,这种日常演出不依赖炒作,不求助于噱头,而需要专业化的营销、职业化的推广,不是满城风雨,而是扎实推进,不是一时热闹,而是日积月累。昆曲演出的名家效应能有几次?炒作能炒多久?即便是造出几个噱头,对昆曲观众的培育又能有多大的作用?

  真正的艺术不能依仗“热”取胜,而是以日常的演出为基础,以日常的演出站稳脚跟,以日常的演出充实艺术生活,假如忽视了日常演出,只将目光和功夫用在了造“热”和轰动上,那就无异于舍弃了立身的根基。

  每种艺术都需要准确定位,定位不准就会在剧场规模、观众人数上贪大求多。交响乐、芭蕾舞、室内乐、戏曲、话剧,不是流行艺术,所以,用流行艺术的推销手段未必奏效。一些非大众艺术还喜欢与大众艺术攀比,以普及为号召,以轰动为追求,以人数众多为依据,讲究大场地、大效果,尽管能奏一时之效,引起舆论和社会的关注,但事实证明,没有长远的意义,既无法提高表演水平,促动新作创造,而且对市场培养也无多少益处。

  国家大剧院、上海大剧院、东方艺术中心的演出就是高雅艺术日常演出的典范,这里的演出经过多年的坚持和高水平的策划已经成为城市生活的一部分,不可或缺。北京国际音乐节也是成功的例子,15年来平稳推进,常态发展,总共上演了350多场音乐会,公益演出活动上百场,让古典音乐逐步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一入金秋季节,人们就在期盼在交响乐和歌剧的舞台上又将有哪些名作名家出现。

  近几年,有关昆曲的“热”比较多,可是每年在城市,起码在大城市,究竟能有多少场昆曲演出,似乎没有多少人关注。作为高雅的昆曲,有几次“热”当然也无妨,毕竟扩大了知名度,但“热”过之后怎么办?在日常的舞台上,在每天的生活里,戏迷能不能看到昆曲,来自海外的游客可否领略到这一中国文化的代表,这才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昆曲离不开日常演出,最需要的是弦歌不辍。


(编辑: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