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不完美,但是伟大”——关于莫言获诺奖的朱式猜想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华语文学进军世界文学的一次胜利。作为在解放军艺术学院的同班同学,也是莫言最早的鼓吹者,早在1990年我就曾断言:莫言必定会成为摘取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第一人!在预言成真的今天,我想再次总结的是:莫言虽然不完美,但是伟大!
深入剖析莫言获诺奖的原因,我想无非以下几点。
(一)
一个伟大的作家必须是恢宏的、长江大河式的,如巴尔扎克、托尔斯泰、肖霍洛夫等等。莫言的创作对20世纪中国农村的历史变迁、风土人情、人物命运等作出了全景式的描摹,创作内容丰繁而全面,显示出宏大的史诗气象。他的创作成果极为丰厚:11部长篇小说、100多部中短篇小说,若干部散文集、评论、演讲集和话剧、影视剧本创作,作品总量多达近千万字,而且在长、中、短篇小说、散文、话剧、电影各个门类中都有精品、经典,甚至是顶尖之作。这么高品质、大体量,并且这么全面,恐怕自有新文学以来,罕有其匹。
(二)
莫言的书写深入扎实,融入了自己深刻的生命体验,显示了他超乎常人的人生记忆力。一个小说家是否具有超常的人生经验记忆力是关系到这个作家能否成功的先决条件。
我阅读莫言的乡村小说,从早期的《透明的红萝卜》《枯河》《白狗秋千架》《红高粱》到中期的《丰乳肥臀》《酒国》《十三步》,直至近期的《檀香刑》《生死疲劳》《四十一炮》《蛙》等,无论是天、地、人、畜,还是乡风民俗,无论是节气更迭还是四季景观,无论是农事稼穑还是邻里纠纷,从一草一木到一花一叶,从大牲口到小青蛙,乃至一只夏日黄昏的蜻蜓停留在荷叶上眼睛转动时折射出夕阳的反光,都栩栩如生,活色天香,传神写意,纤毫毕现。浑厚多彩如油画,细致精微似工笔,让人叹为观止。那简直就是北中国农村生活的教科书加高密东北乡的芥子园画谱。
(三)
莫言的作品达到了对人性探究的深度,塑造出形态各异的人物,且生动而完满地书写了人置身于大环境之中的苦难与挣扎。他的几乎每一部小说都揭示了人性的光明与阴暗,始终在以一种清醒的姿态拷问着故乡土地上生存着的灵魂。他独到的架构方式,他所谓的“魔幻现实主义”手法背后,最终写的还是人,是人性,是对人性的拷问、关怀和悲悯,甚至真实到残忍的地步。
(四)
莫言的每一部作品从意象到形式到语言风格,都具有原创性、突破性和不可复制性,显示出超凡的才气。比如意象,从早期的《透明的红萝卜》中从头到尾不说一句话的黑娃,以及金色的红萝卜的充满表意功能的艺术效果震动文坛。汪洋血海般的《红高粱》则是生命伟力和故乡原始根脉的一个缩影。《爆炸》是婚姻生活的隐喻,《丰乳肥臀》寓意了母性的宽阔与苦难,《生死疲劳》用“六道轮回”的结构写人与人、人与畜、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蛙》则借助青蛙的意象传递出人性的异化与挣扎……
可以说,莫言的每部小说所选取的意象都能够覆盖主题,且在作品中得到完整而丰满的表达。像这样一部一个样,始终不重复自己的作家,在当代中国文坛也属个案。莫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惊人的创造力是他作品不断创新的根源所在,他曾经表示,宁可写得差些,也不愿意重复自己。
(五)
莫言之所以能够在众多优秀作家中脱颖而出,摘取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很重要的一点原因是因为他捷足先登地与世界文学接轨。他的作品既扎根于本土,又对西方文学有所吸收和借鉴,因此他的作品才能超越国界,这就是我所说的莫言伟大的第五条理由。莫言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根系的作家,对此我在20多年前撰写的《深情于那方小小的“邮票”——莫言小说漫评》一文中就曾指出,他的创作如同福克纳精心构建的“约克纳帕塔法”小镇一样,深情于“高密东北乡”这片巴掌大的土地,他的全部文学想象和创作都围绕这片土地展开。莫言在当时就已经显示出创作野心,他要建立他自己的文学王国,以中国风格为中国农民写意造形。
同时,他又借鉴西方文学的手法:在文学领地的构建上吸收福克纳的方式,“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则来自马尔克斯。同时,他又受克洛德·西蒙的影响,开放身体感官的写作,打通了五官的全方位感知,即融合了听觉、视觉、触觉、嗅觉、味觉的立体体验,超越了传统许多作家只在作品中对视觉和听觉有所触及的二维描写。当然,他不只是超越了本土作家,而且还超越了同时代的许多外国优秀作家,甚至包括部分诺奖得主,这也正是我敢在20年前断言莫言获诺奖的重要依据。因此,莫言的创作虽然主要是描写中国农村,但却又把土得掉渣的农村题材处理得相当洋气,也就是说他现代的叙事方式和结构的奇妙独特,狂放的想象力以及汪洋恣肆、泥沙俱下、披头散发和个性鲜明的语言特质等等,都容易被西方的翻译家、汉学家及广大读者所接受。这种风格在其他同样书写农村题材的作家当中是罕见的,也是独树一帜的。
从上述五个方面出发,我认为,莫言虽然是不完美的,但却是丰富、深邃和伟大的,去年他的《蛙》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今年又折桂诺奖,东西方的共同认可恰恰说明了他的广阔。
(编辑: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