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一个展示世界美术多元共生的平台
中秋、国庆双节长假,中国美术馆,人头攒动。来自全球84国的700余件绘画、雕塑、装置作品汇聚于此,共襄第五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探讨人类的永恒主题“未来与现实”。从戈雅到里维拉,从藏族儿童到异国少年,从水墨到综合材料,名家大师荟萃,题材丰富多样,各种形式语言交相辉映;不同肤色、不同种族、不同语言的各国艺术家、美术爱好者,在同一空间,共享视觉艺术的独有魅力。
“2012·第五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由中国文联、北京市人民政府和中国美协共同主办,于9月28日开幕。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赵实,中国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覃志刚,中央统战部常务副部长朱维群,中国侨联主席林军,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鲁炜,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左中一和靳尚谊、刘大为、吴长江等领导、相关单位代表、老艺术家代表、部分参展艺术家以及来自亚美尼亚、希腊等国驻华使节出席相关活动。
赵实在开幕式上致辞。她说,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是国际美术界的盛会,它秉持鲜明的精神内涵和深厚的人文情怀,广泛吸纳各国具有代表性的美术新作参展,以主题展、研讨会等形式,为广大美术家提供了密切交流对话的艺术空间。本届双年展确定的主题“未来与现实”,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关注的课题,也是美术创作的艺术母题,旨在承继美术创作的优秀传统,表达艺术家们对人类命运和现实生活的深切关怀。通过本次双年展,我们将在艺术与世界、未来与现实之间架起一座沟通交流的桥梁,以此不断推动美术创作的繁荣发展,增进各国艺术家的深厚友谊,促进和谐世界的建设。
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自2003年始创,经过近十年的探索,参展国已从42个增至84个,参展艺术家总计近3000人,观众达数百万人,已经成为展示世界各国美术家才能和风采的重要平台。据记者观察,参展的中国艺术家作品,表现人的主题和社会场景是其重要特色。其中不少作品多侧面地刻画了中国社会各阶层的人的形象,描绘山水风景、花鸟静物的作品以及抽象性绘画和雕塑,也都反映了艺术家对当代人及其生存状态的关注。本届双年展特设的印度当代艺术特展、亚美尼亚当代艺术特展、弗朗西斯科·戈雅版画作品展、墨西哥现当代艺术特展尤为引人关注,它们共同向中国观众展示了当前架上绘画的多元探索与流派纷呈,并与新媒体一样呈现出蓬勃发展的生机。
在9月28日晚揭晓的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获奖名单中,意大利艺术家亚力杭德罗·卡迪纳尔的装置作品《重绘未来》、斯里兰卡艺术家卡兰纳戈达·杜米卡·尼罗斯汗的雕塑作品《后战争时期》赢得最佳作品奖;墨西哥艺术家亚伯·西门尼斯的油画作品《星际旅行》、泰国艺术家扎卡拉博的版画作品《我的父亲》、中国艺术家陈琦的版画作品《编年史NO.2》、比利时艺术家莫里斯·帕斯特纳克的版画作品《寓言》、津巴布韦艺术家谢菲德·恩杜佐的雕塑作品《拔河》摘取优秀作品奖;青年雕塑家刘松的《远方的呼唤》、青年版画家康剑飞的《作为媒体的艺术——安土重迁NO.2》、青年油画家路昊的《梦回巴黎》获得中国中青年艺术家作品奖。展览将持续至10月22日。
(编辑: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