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舞台剧目“精品后”向何处去

时间:2012年09月18日来源:《人民日报》作者:毛时安

  阅读提示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以艺术创作的优秀成果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讴歌伟大时代,艺术奉献人民——2012年全国优秀剧目展演”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在展演之后,在获得优秀和精品的荣誉之后,这些剧目的后续发展问题值得关注。

  近年来,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引下,尤其是精品工程和一系列文艺利好政策推出后,广大文艺工作者对文艺创作充满激情地全身心投入,为文艺事业创造积累了一大批洋溢着火热时代激情,表达着人民丰富情感,凝聚着出色艺术成就的优秀剧目。近日,由文化部主办的“讴歌伟大时代,艺术奉献人民”100多台剧目的展演,比较全面地体现了当代中国舞台艺术所取得的成就和发展趋势。无论是题材的丰富性,还是形式的多样性,都让人有“如行山阴道上,目不暇接”之感。可以说,这次展演为已经进入优秀和精品行列的剧目,提供了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但是,汇报演出之后,展示和交流之后,获得了优秀和精品的荣誉之后,这些舞台剧目又将向何处去?这是一个关系到舞台艺术后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向下扎根——回归群众演出的舞台

  我们经常说,人民是艺术的母亲,人民用乳汁喂养了艺术。毫不夸张地说,没有人民群众的奉献、奋斗、牺牲,没有普通百姓的喜怒哀乐,没有芸芸众生的日常生活,没有他们对艺术的需求,就没有艺术创作的灵感,就没有像大地一样丰厚、像海洋一样辽阔的创作题材,就没有舞台上的唱念做打、载歌载舞。不仅秦腔《西京故事》、话剧《父亲》、《红旗渠》取材于行进变化中的现实生活,就是京剧《廉吏于成龙》、昆剧《班昭》对历史人物的塑造也有着强烈的现实呼应。来自各少数民族的歌舞更是扎根在他们生活的广袤大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包括展演在内的各种方式的演出,体现的就是艺术对人民母亲养育之恩的回报。这次展演中豫剧《兰考往事——焦裕禄》在现场观众中激起的31次掌声,就是最好的例证。

  曾经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们有过一种错误的艺术观念,把评奖和荣誉当成艺术追求的唯一和终极目的。一朝获奖,就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功成名就,束之高阁。而忽视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忽视了我们应该创造一切机会,让广大群众欣赏艺术精品的瑰丽风采,分享文化发展的优秀成果。

  戏剧,因为时间的距离久远,眼下变成了一些人心目中的高雅艺术。但戏剧初始的本质是世俗的,它的生命力在民间。所以多演出,多为人民群众演出,多用中国观众包括年轻观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演出,正是尊重戏剧和舞台艺术的天性,重返它的艺术原点的体现。戏剧回到本体,回归大地,要突出舞台艺术朴素的纯粹性。这30多年来,随着舞美技术的巨大发展和突破,越来越多的舞台手段压缩、挤占了表演的空间,逼迫着演员主体的后退。而这次展演的许多剧目显示出,舞台艺术已经在纠正这一手段过度化的倾向,重新关注各剧种本体的自身魅力,鼓励扎实有力的剧本,结实丰富的表演,特别是演员唱念做打、刻画人物、揭示性格、塑造典型的能力的展示。

  向上精进——打磨久演不衰的经典

  舞台艺术的特性不同于电影、电视剧。后者是充满遗憾的一次性完成的终止性艺术,拍完以后,就是发现了问题也无法再做大的修改和弥补;而舞台剧却是一种始终处在未完成状态的生长性艺术。它的缺陷和遗憾,可以在不断的演出过程中被发现,被修改,从而使其艺术品质得到持续有效的提高和完善。近年参评精品工程的剧目,即使评上精品的,有时也仍然在剧本、唱腔、表演上,在人物性格的连贯和完整上,在戏剧矛盾冲突的合理性和可信度上,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和缺陷。这些剧目都很好,它们有了精品和经典的品相基础,但它们离精品和经典还有一步或几步之遥。展演为修改提供了动力。不断修改的过程就是不断提高的过程。有时候,一个小小的修改就大大提升了剧目的质量和境界。以京剧《廉吏于成龙》为例,藏在于成龙床下的那箱泥土,贯穿全剧始终,一开始仅仅作为情节的扣子包袱而存在,经过修改后加了一大段声情并茂的念白,就成了全剧主题升华的点睛之笔。

  舞台剧的打磨,最需要的一是艺术的敏锐眼光,二是锲而不舍的毅力。在看似不错的艺术表象中,要想找到真正的问题症结所在,既要有良好的大局观,又要有对微观细节调整修改的能力,没有过人的艺术眼光和艺术感觉是做不到的。而修改又是一件上穷碧落下黄泉的苦差事,在精疲力竭的时候,就是要以对艺术极端负责任的态度,坚持一丝不苟,千锤百炼。演出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听意见的过程,只有在不断的演出过程中修改、加工,才能将好作品打磨成优秀作品,将优秀作品打磨成精品,将精品打磨成经典。借这次展演的契机,应该广泛征求观众、专家的反馈意见,组织力量进行遴选会诊,从剧本、唱腔、音乐、舞美、灯光到主题立意、人物性格、戏剧矛盾,反复研讨、加工、修改,力争培育出若干能传之后世久演不衰的艺术经典。

  向后传承——培养年轻一代的人才

  艺术精品是人创造的,但不能人去楼空,不能戏随人去,让艺术精品流失在岁月的风涛里。北京人艺的《茶馆》、《天下第一楼》,几代人接力赛似的往下演,成为像京剧《龙凤呈祥》、《四郎探母》、《大探二》,越剧《梁祝》、《红楼梦》那样久演不衰的保留剧目,也成为艺术精品创造与传承的一个范例。

  艺术传承,最关键的还是在人。如果没有传承人,若干年后,当年主演的老一代艺术家退出舞台以后,精品剧目就会断了血脉和香火。所以,对于精品剧目,要有几套演出班子,要有明确的优秀的艺术传承者,要系统地、有步骤地、有计划地培养下一代和接班人。艺术精品包含着丰富的艺术信息和底蕴,既值得年轻演员学习、琢磨和深挖,也意味着艺术人才的“传帮带”需要遵循艺术规律,循序渐进,不能盲目焦躁。演出,作为一次实战训练的机会,对青年演员的艺术成长来说非常宝贵。这次展演的豫剧《铡刀下的红梅》,已经有了从18岁到22岁的四组年轻演员。京剧《廉吏于成龙》,分别由青年演员蓝天、郭睿玥出演主要角色,和老艺术家尚长荣合作,不但学了戏,还长了艺,是很好的一个开端。

  提出“精品后”的概念,就是希望我们重视剧目在获得各种奖项和荣誉后的后续过程管理,把真正有潜力的剧目锻造成精品和经典,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源源不断地提供新的艺术资源。 


(编辑: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