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把“潜力股”培养成“实力派”——访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吴长江

时间:2012年09月12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段泽林

  2008年,中国美协重启停办近30年的全国青年美展,并于当年及2011年先后举办第三届、第四届全国青年美展,使其成为三年一届的固定展览项目;2009年,中国美协成立60周年大会,首批中国中青年美术家海外研修工程入选者正式派遣,新中国历史上首个专题美术研修计划宣告启动。此外,“青年骨干专题研修班”、“西部少数民族美术人才培训发展计划”、“体制外艺术家生存状态”和“80后美术家队伍”专项调研等一系列举措,鲜明地表达了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吴长江对青年美术人才培养的良苦用心和积极探索。

  “抓作品、出人才,一直是中国美协的中心工作之一。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一直坚定不移地鼓励美术家站在时代潮头、学术前沿,顺应发展、大胆创新,不断提高艺术品位和技术水准,力争创作一批反映革命历史、现实生活的精品力作,发现和培养一批具有开阔视野的中青年美术家。”吴长江坚持着自己对中国当代美术发展的思考。同时,他认为,青年美术人才培养急不得,揠苗助长要不得,人才培养靠机制,从“潜力股”到“实力派”这才可持续。

  鉴于此,中国美协着力在良好的人才培养氛围和机制上下功夫。权威美术刊物《美术》杂志为优秀的青年美术家提供更多的发表机会,积极鼓励自由职业美术家投稿。在全国美展、北京双年展等大型展览活动前期的策划组织工作中,赴美术院校、创作机构组织宣讲会和创作动员会,为中青年美术家的参与提供更多机会。此外,中国美协相关大型展览评委、北京双年展策委、中国美协专业艺委会委员中的中青年比例也在不断增加。吴长江希望以此为契机,让有实力的中青年美术家、理论家发挥更大、更积极的作用。

  “全国青年美展是中国美协的一个重要品牌展览,前两届曾成功地推出了当时的青年美术家张钦若、罗中立等。2008年,我们重启该项目,为青年美术家打造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艺术展示舞台。”吴长江介绍说,2011年,第四届全国青年美展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美术工作者踊跃投稿近万件,他们为当代中国美术创作吹来一股清风。同时,以全国青年美展为平台,中国美协设立了“青年骨干专题研修班”,以全国各类大展获奖青年作者为主要参与者,由著名画家、理论家主讲,重点研修美术创作规律和经典个案,提高作者的思想认识和对创作主题的深入把握,以此带动青年美展乃至整个美术界总体学术水平的提升。

  “2009年,中国美协正式启动中青年美术家海外研修工程,每年推选8至10名优秀中青年美术家、理论家赴海外研修,拓展视野、深化创作、加强研究。目前,报名人数持续攀升,选派机制不断完善,正朝着送出一小批、带动一大批的目标不断迈进。”吴长江说。据记者了解,先期选派的一些中青年美术家已将海外研修成果运用到诸如造型基础教学和设计教育的实践中去,有效地将海外先进经验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这个创新项目所引发的一连串反应,如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国家画院等艺术机构也开始设立类似项目鼓励中青年美术家“走出去”,则为中国美术长远发展提供蓄能。

  与“中青年美术家海外研修工程”、“青年骨干专题研修班”等聚焦于“拔尖人才”培养模式不同,“西部少数民族美术人才培训发展计划”等与高校、机构合作的人才培训计划更多的是在“基础人才”培养方面发力,为美术人才整体素质和技能的提高做好基础工作。此外,中国美协在历年重大展览活动的前期写生筹备过程中,也尽量让更多的中青年美术家参与其中,鼓励他们深入生活,重视和深入研究创作问题。

  “中国美协近几年在实际工作中逐渐形成了以大型活动带动人才培养、以专项活动推进青年不断成熟、鼓励美术家深入研究创作规律、提倡在创作中解决实际问题,最终形成可持续的人才培养机制和精品推出机制。”按照吴长江的说法,精品力作和中国美术持续繁荣都需要人才作为保证,但人才的成长、成熟不是短时一蹴而就的,不求立竿见影,只希望在良好机制和学术氛围中不断发现“潜力股”,使其按照艺术规律逐渐发展壮大,为中国美术的未来积蓄力量。


(编辑: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