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报]话剧不能做影视的“剩饭剩菜”
有一段时间,文学作品成了话剧创作的“奶娘”,当话剧原创遭遇瓶颈时,小说成为话剧生产的动力和源泉;但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文字的想象性体验已经无法抗衡视听的享受,于是不知从何时起,将热播的影视剧改编成话剧搬上舞台,成为近来话剧创作更惯常的便捷通道。《武林外传》《步步惊心》《钢的琴》《让子弹飞》等等影视作品在荧屏和银幕走红后,还来不及分析其艺术水准和改编空间就迅速“穿越”到话剧舞台上,让改编后的话剧在未诞生前就有了天然的知名度。
将文学和影视作品改编成话剧原本无可厚非,但改编之风大行其道,其背后折射出的是话剧创作人才的匮乏、话剧原创力不足的窘状。中国文人素有“文以载道”的思想观念,而戏剧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行当,多以传递创作者对生命及对生活的哲学思考为主。在早期的文明戏、左翼戏剧、国防戏剧、抗战戏剧时期,几乎都被赋予了各个历史阶段的历史色彩。中国话剧的民族特色,不但表现在对西方戏剧予以创造性地转化与改造上,更重要的是中国人在写中国人的生活和感受。曾几何时,话剧才是中国电影的重要题材来源通道。诸如《万水千山》《霓虹灯下的哨兵》等等,都是由舞台上已经成名的同名话剧改编而来的影视作品。而眼下,话剧已少有被改编为影视,相反影视却渐渐成为了话剧的新“奶娘”。
面对来势汹汹的影视剧搬上舞台的改编热潮,与其说创作团队是在“改编及解构”那些影视作品,不如说更多的是看中了这些影视剧已形成的知名度和观众群。比如,电视剧《步步惊心》号称在全国有上百万的“粉丝”。试想,如果其中有百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的观众愿意走进剧场,话剧《步步惊心》即可赚得盆满钵满了。但话又说回来,如果创作者只是为了盈利,又何必选择小众的舞台剧市场呢?话剧不是影视的“剩饭剩菜”,它需要的是一批志在做好原创舞台剧的人来强大原创肌体。因为相比影视剧的文本剧本创作,其实舞台剧剧本的创作难度更高;而与动辄十几万元一集的电视剧剧本相比,只有几万元的话剧剧本酬劳又实在少的可怜。而现在更多的情况就是,话剧编剧更愿意为影视剧写剧本,也不肯费时费力去创作一部原创话剧。改编,似乎成为话剧创作不得已的一种选择。如此做戏,既是原创话剧无米的“缺钙”表现,也实属低收益的话剧市场的一种无奈。“拿”完小说“拿”影视剧,没原创,这种搭顺风车的“拿来主义”还要在中国的话剧舞台持续多久?
(编辑:晓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