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凝心聚力向未来——党的制度建设创新十年间

时间:2012年08月24日来源:新华网作者:

  新华网北京8月23日电(记者张宗堂、卫敏丽、崔静、叶超)91年前诞生于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上的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这一自诞生就承载着改变中华民族命运历史重任的政党,正带领中国人民开拓创新,昂扬奋进,攻坚克难。

  是什么使这个政党纪律严明、步调一致?是什么让数千万名党员团结一心、充满活力?历史证明,对一个政党而言,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以党章为核心、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大力推进党的制度建设创新,党内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不断推进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水平

  10年来,党的制度建设向科学化目标迈出坚定步伐,以人为本、统筹协调等理念在制度设计中充分体现。

  2004年9月,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这是我党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党员权利的最全面、最系统的党内法规,对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等各项权利作出具体规定。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重要论断,标志着我们党对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以往的制度建设更多的是强调制度的严肃性和党的整体利益,对党员的个体特性和个体利益涉及较少。条例树立了党员主体的理念,把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维护党员民主权利作为制度建设的价值取向,成为党的制度理念科学化的生动注脚。”全国党建研究会特约研究员、北京市委党建顾问姚桓教授指出,在党的制度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党员为本。制度建设既要考虑党的整体利益,又要考虑党员的个体利益。条例的颁布实施具有里程碑意义。

  健全党的理论武装和干部培训制度,改革完善干部人事制度,创新党的基层组织工作制度,完善党的作风建设相关制度,健全党内监督和反腐倡廉制度……哪里有党员和党的组织,哪里就有党的制度。10年来,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制定出台的党的建设法规制度数量明显增多,质量不断提高,执行力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的制度建设紧密结合党所推进的伟大事业,全面展开,统筹兼顾,重点推进,硕果累累。目前,制度设计已覆盖党的建设各个方面、每个环节,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制度体系。”姚桓说。

  提高执行力,维护权威性,是制度建设科学化的关键。针对实体性制度较多、程序性制度较少的问题,党在重视实体性制度建设的同时,加大了程序性制度建设力度,同时加强宣传教育,严格责任追究,切实提高制度执行力,确保制度行得通、管得住、用得好——

  2003年12月,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针对近年来党内监督制度薄弱的问题,健全基础法规,全面构建党内监督结构体系,分别对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重要情况通报和报告、述职述廉、民主生活会等十项监督制度作出具体规定。

  2005年1月,中央印发《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要求新形势下的反腐倡廉工作必须形成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科学机制。

  2010年1月,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对于保证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形成用制度规范从政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这些党内法规的颁布实施,使党的监督制度和反腐倡廉法规体系基本建立,从而有效地推动了党的制度建设。”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洪向华说,把党的制度建设与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反腐倡廉建设相结合,使之贯穿于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同时把制度建设与从严治党、惩治与预防腐败相结合,以执行为导向,重视制度的操作和落实,是近年来党的制度建设的重要成果,表明党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深化。


(编辑: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