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出版能否迎来春天?
8月18日下午,恰逢周末。烈日下,上海书展迎来一拨拨入场高峰。紧邻热闹的展会,友谊会堂里,一间安静的会场正吸引全国学术界和出版界的目光——
上海书展今年首开“学术研究与学术出版”论坛,汇聚全国十余家著名高校、科研院所的知名学者和国内近30家知名学术出版机构。“这样的大型论坛在国内尚属首次,无疑是一件令人欣喜的‘风向标’事件,意味着举办9年的上海书展,已成为传递最新学术观念的价值平台。”上海市出版协会理事长、著名古典文学专家赵昌平说。
重回出版的原点
“学术是文化的精髓,重视和推进学术出版,意义深远。”赵昌平说。近年来,业界关于提振学术出版的讨论一直在进行。学术出版,是出版人的追求,又是出版人的疼痛;是出版人的骄傲,又是出版人的无奈;是出版人的资本,又是出版人的伤口。
“学术界和出版界共同关注学术出版,透露的是出版发展的新方向。这表明中国的文化发展到了一个高度,但依然任重道远,迫切需要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努力。”复旦大学副校长林尚立说,出版最初的原点从学术开始,有了学术才有出版。古今中外的出版史无不如此。重视学术出版,恰恰是要回到出版的原点,寻找动力。
在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看来,学术出版论坛的创办显示了上海书展不断拓展功能、研究现实问题的努力,体现了上海出版的责任和担当。他强调:“学术出版是整个出版的根基,反映的是我国出版界的眼光和水平。学术出版规范,体现着一国的学术环境、学术水平和出版质量。抓好学术出版,引领健康的学术风气,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副局长阚宁辉告诉记者,从今年起,每年一度的上海书展期间都将举办“学术出版上海论坛”,以期为学术研究和学术出版繁荣带来更多启发。
把好出版的门槛
“2011年,全国共出版图书37万种,位居世界第一。但真正有影响、能够和世界前沿进行交流的又有多少?”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近年来,中国出版努力“走出去”,但学术出版版权交易频遭“冷遇”。
邬书林认为,一个主要原因在于缺乏学术规范。他一再强调,“出版这个行业是要设立门槛的”。出版界应学习借鉴古今中外的有益经验,求真务实,把学术出版规范这项基础性的工作抓好抓实。“未必要效仿古人皓首穷经,但那种精心不值得我们继承吗?”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总裁陈昕回忆,两年多前,上海出版界曾针对抄袭、“项目书”等问题展开讨论,会议的题目叫“理想的学术出版与学术出版的理想”。如今,距离理想还很遥远。“看看今天有多少出版社的选题是经过详细论证的。大量的科研经费化为项目书的高额补贴,进入出版社,这本身并非坏事,但不少学术出版并没有建立在严格的标准之上,老牌出版社也不能免俗,不能不令人忧心。”
陈昕认为,必须遵循学术出版的规律,锻造精品,打造学术出版品牌。“在资本和文化的冲突融合中,出版界更应保持一份清醒,多一份坚守”。
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邓伟志则用“三严、三敢”描述了他心目中的学术研究和学术出版。既要保持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明的规范,更要提倡敢想、敢写、敢做。
中华书局总编辑徐俊强调,出版是学术研究呈现的最终环节。出版社成为市场的主体,传播功能在增强,并不意味着评价功能的放弃。出版必须把好最后一道关,坚持专业的、高质量的学术出版,塑造学术出版的品牌,这是对学术界、对作者的一种承诺,也是对读者和受众的保护。
健全出版的评价
市场化、数字化的冲击之下,学术出版能否迎来真正的春天?引进先进知识文化的同时,能否把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学术文化有效传播出去?这是摆在出版人面前的挑战。
近年来,包括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在内的各级政府在设立国家出版基金、规划“十二五”重点出版项目、加强学术图书出版规范与管理、优化出版社考核评估体系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举措,对提升学术出版的质量与水平产生了积极影响。
邬书林透露,欧美有“芝加哥学术手册”,中国也将创立实施富有中国特色的学术图书出版规范体系,用以指导我们的学术研究和学术出版,并使其早日与世界接轨,促进学术研究和学术出版的规范化,使中国学术研究与学术出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徐俊提醒,改革开放以来,出版社的分工被打破。要做好学术出版,从出版社来说,必须坚持和树立专业方向,形成专业方式,提倡编辑专业化、职业化。同时应尽快厘清学术出版的边界,出版者应有意识地区分层次,打造学术出版品牌板块。
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方世忠说,上海将着力打造学术出版高地。作为现代出版发源地的上海,始终坚守学术出版的传统,探寻学术和出版的良性互动。今后还将进一步推进学术出版规范,健全出版评估体系,将学术出版规范作为出版社考核的核心要素。同时加强与海外出版人的互动,争取早日建立能与国际接轨的出版体系。
学术研究与学术出版,本就是一对不可分割的情侣。“优秀的学术成果要靠专业的学术出版,才能以更完美的形式呈现出来,才能得到更有效的传播。从这个意义上讲,规范学术出版,做好学术出版,意义重大。”复旦大学出版社董事长、总编辑贺圣遂说。未来,中国的学术出版能否真正实现市场化、商业化和国际化,需要的不仅是出版人的沉潜、责任和担当,更需要一流的中国学术的支撑。重归宁静,或许正是出版界和学术界的一个新的起点。
(编辑: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