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报]“以币代礼”,折射出了什么?
近日,在英国坎特伯雷举行的2012世界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中国小选手一举获得全球16金中的10金,风光尽显。然而,荣耀之后却发生了一件颇煞风景之事。据介绍,在参加竞赛的中外学生互换礼物环节,面对外国小朋友送上的精心准备的水杯、笔,措手不及的中国孩子只好临时拿出人民币送给外国小朋友。此事传开,引起人们对当下孩子礼节知识匮乏,以及家长、老师对礼仪教育缺失的质疑与谴责。谴责固然在理,然而这种谴责是否完全瞄准靶心?将症结聚焦在礼仪教育欠缺上,是否也可能一定程度上偏离了批评的应矢之的。在失礼的背后,也许还存在更大的隐忧值得我们自省。
其实,面对突发事件,情急之下“以币代礼”,某种意义上说是孩子们机智而慷慨之举,也在表面上实现了减轻失礼程度的效果,本身无可指责,甚至一定程度上值得肯定。相信深知“来而不往非礼也”的孩子们,当时面对对方的情礼双至,感动、愧疚之中倾囊,虽为下策却也是挚情之为,这金钱无疑附着着他们的真情还礼之心。问题在于,在当时孩子们所及之物中,金钱也许并非唯一的可以赠予之物,为什么他们却本能地想到馈赠金钱?可以想见在孩子们心目中,钱应该是他们自视最“珍贵”、最“有价值”的东西。与“礼轻情义重”不同,此次“礼重情也重”。这种由孩子潜意识的价值排序造成的尴尬事实,能完全责怪孩子吗?
价值观的形成非朝夕可得,而是在日积月累中潜移默化形成的。生于斯长于斯的每个人都不可能对周遭的影响免疫。当代少年儿童的价值取向正是深受社会、家庭、学校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形成,也必然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生活在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当代少年儿童同时受到传统价值观、当代社会多元价值观,以及外来文化价值观的影响,多种价值观并存与共生必然令其无所适从。当此之时,价值观的引导便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当下社会,物质主义泛滥的事实已经让孩子耳濡目染之处的纯净所剩无几。我们用位高、权重、财广等标准来衡量成功;我们用成名与否、得奖多少、成绩高低等指标来品评优劣。太多的量化、物化的标准在孩子价值观形成过程中一路被各种方式强化。即使是日常生活中,面对孩子,当父母用金钱犒赏佳绩时,当亲朋用红包表情达爱时,当学校用奖金表彰成绩时,人们在认同其传递情感的功能的同时,也无形中已将自己的价值取向亲手传递给了孩子们。正如我们只见在物质的丰裕中孩子的压岁钱逐年递增,而关于“压祟”等古老文化意蕴却鲜见传承……
从这个角度来说,孩子“以币代礼”的本能反应也许恰是某些成人价值观的一种集中兑现。因此,即便此事可能只是一个并不一定具有代表性的偶发事件,即便我们愿意相信大多数的孩子不会遭遇“以币代礼”的尴尬,是否也足以让我们有种警醒?
并且,不厚道地说,在奥数的比赛中出现这一尴尬,也许足以成为这个物化社会某种恰切的隐喻与讽刺。曾饱受诟病的奥数比赛吸引孩子的究竟是什么?是孩子心之所向,还是成人的价值预期?执著于不断挑战人类智力极限的这一比赛的孩子们,一路狂奔中忽略掉的又何止是为对手准备礼物的礼节与心境?
(编辑: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