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令人愕然的“鄂”改“楚”

时间:2011年11月16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乔燕冰

  近日,湖北掀起改名风波,欲将简称“鄂”改为“楚”之呼声不绝于耳。“在古代‘鄂’通‘噩’,现代‘鄂’与‘恶’谐音,不太好听。”这是最早提出将“鄂”改“楚”的湖北一省级学术机构相关领导振振有词的改名理由。“鄂”字左上两个口,代表两人发生口角,右边之耳朵,以示偏听偏信,左下一个亏,表明吃了亏,所以说湖北人好斗,不团结,领导又爱偏听偏信,最后的结果是都吃了亏。这是坊间言之凿凿的改名原因。

  但如斯理由不免令人啼笑皆非。若按此理,众多省份皆应更名不迭。黑龙江简称“黑”,非改名无以洗脱其浊?贵州简称的“黔”通“黥”,意指在犯人脸上刺刻涂墨的刑罚,亦大不吉利乎?重庆简称“渝”,意为变污也,重庆人怎甘自取其辱?福建简称“闽”,源于古闽人以蛇为图腾崇拜,常将蛇奉于门内,难道福建人只能囿于门中难现龙腾?山东简称“鲁”,众山东父老注定要背负鲁莽之名?蜀与“鼠”同音,琼和“穷”相近,滇与“颠”能联,蒙有“蒙人”之嫌,皖与“挽”、“完”不远……计较起来,恐全国未有几地不需易名!

  即便不论上述笑谈,也不讲但凡城市改名之类事件总难免的劳民伤财之怨,湖北声称“楚文化博大精深,更显湖北魅力”之说亦有不妥。虽然湖北是荆楚文化的发祥地,也是古代楚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但无论是从古之荆楚囊括了长江中下游以及支流众多的淮河流域的地理版图方面,还是就其青铜冶铸、丝织刺绣、木竹漆器、老庄哲学及屈骚文学的文化地标方面,都决定了湖北不能完全代表“楚”,也无权独占“楚”。湖北独享“楚”字将误导后人对历史地理文化的正确解读,弊端不小。

  对于我们这个具有浓重历史情结的民族来说,历史的追怀与文化的回溯是我们回避不了的话题。借“述往以为来者师也”的历史,让民族与地域之间的文化认同在有所依凭中得以凝聚,是历史与当代对接的文化内核,这种历史的文化价值彰显与延展,是民族精神的生命延续,难能可贵无需赘言。然而,正是这一温存的理由,给此起彼伏的城市更名热潮和与之同质的“故里之争”类事件的功利本质锻造了一张文化盾牌。一件器物、一个人、一块墓葬、一座建筑、一个城市……人们趋之若鹜地向下俯身挖地三尺,向上求助神话传说,竭力找寻能够赋予无限“价值”的历史凭附物。一出出历史闹剧由此上演。剧中,历史变成经济的诱饵,文化沦为利益的筹码。这种闹剧何时才能从今人书写的当代史中彻底谢幕?据说在湖北“鄂”改“楚”风波中,统一“楚商”称谓,有利于叫响湖北商人品牌,更有利于招商引资,推动湖北经济发展,成为这次“四面楚歌”中的最强音,且已落地开花——湖北商人已率先更名为“楚商”。这正是历史变成经济的诱饵的活生生的例证。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抚有蛮夷,以属华夏。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是《左传》中对古代楚人创业精神的记述。渴望一鸣惊人的古楚先民依靠的是筚路蓝缕不渝情志的开拓精神和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宽阔胸怀。而今,楚之后人确也“承袭”先人希求一鸣惊人之志,但若只是“四面楚歌”更得一名以求“惊人”,岂不愧对先人!


(编辑:晓婧)